EN  |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践行普惠金融:小贷行业打造差异化竞争格局    
更新时间:2017/4/21    

 从扶贫性质的试点,到探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途径,我国小贷行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正在逐步迈向规范发展的道路。近5年来,小贷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科学定位,与银行开展错位竞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通过差异化竞争推动整个行业日趋成熟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43家,贷款余额9608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313亿元。从2005年试点之初仅有的7家小贷公司,到如今的8000多家,小贷行业规模持续增长。近两年来,由于基数大以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小贷行业规模增速有所放缓。

 

 作为普惠金融的最初形态,小额信贷这一最普遍、最重要的微型金融产品形式,为“三农”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草根”式的金融服务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践行普惠拾遗补缺

 发展普惠金融逐步被提升到我国国家战略高度,构建全面的普惠金融体系已经提上日程。小额信贷作为普惠金融的初行者,自2005年试点以来,已经成为我国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在改善农村金融、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小微企业不仅创造了价值相当于GDP总量六成左右的最终产品和服务,还吸收了全国七成以上的就业人口。近5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三农”、小微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服务小微企业市场机构的增加,拓展了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抵押质押品和财务不规范等因素,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在我国微型金融领域同样存在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金融服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三农”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等薄弱领域金融供给不足。

 

 坚持“小额、分散”原则的小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把服务对象倾向于无法正常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支持的微型组织和人群,弥补了这一领域金融供给短缺的状况。

 

 在引进德国IPC微贷技术的基础上,小贷公司加大创新力度,运用信用技术,同时与传统担保方式结合并用,为“三农”和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发展所急需的资金。

 

 利用优势打造特色

 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小贷公司在我国信贷市场的最初定位如同商品市场中的“夫妻零售店”。而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小贷公司是民营资本进入信贷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年来,从突飞猛进的高歌前行到如今回归常态后的稳步发展,各地小贷公司凭借自身在当地的资源禀赋,力图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道路。综观这8000多家小贷公司,虽然当前行业面临发展瓶颈,但也涌现出一些鲜明的、较为成熟的发展特色。

 

 比如,一些小贷公司立足服务“三农”,根据当地农业优势,在农贷上深耕细作;依托核心企业、城镇商圈、产业链等,为个体户或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一些实力雄厚的机构形成了集团化连锁经营或者信贷工厂模式。近年来,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借助金融科技,互联网小贷纷纷涌现,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我国100多家公益性扶贫小额信贷组织,绝大多数设在国家和省级重点扶贫县,大多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专门向农村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妇女提供小额信贷服务,在农村扶贫和普惠金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突破瓶颈亟待转型

在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发展了十多年的小贷行业也遭遇了瓶颈,面临一些问题,包括资金来源单一、运营资本规模过小制约公司发展、商业银行业务下沉带来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等。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小贷公司转型升级。转型方向如何?业内人士表示,转型方向不是唯一的,需要根据自身特色摸 索,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必须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当前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为后期小贷公司转型提供了一些思路。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坚持小额、分散的小贷公司经营良好,微贷或将是未来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也可以结合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深耕细作。

 

 有专家表示,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有效抵押物,小贷公司可以在信用贷方面下工夫。当然这需要科学的风控技术、IT系统以及专业人才。对于实力雄厚的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降低成本,连锁化经营也是一条转型之路。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庞东梅

  返回  打印
  上一条: 网站免责声明
  下一条: 第三期“会员名片计划”走入泰和小贷
Copyright 2014-2024  扬州市广陵区泰和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版权
苏ICP备14016615-1   苏公网安备32100302010157号  网站地图  网站免责声明